台灣權證市場近幾年來快速成長,先前就傳出市場投顧老師將特定一檔權證收購一空,自己成發行者在市場報價,市場人士反客為主當起發行者報價,真正發行券商卻因手上已無籌碼,使得報價相較於同標的其他權證明顯偏高,因此在這邊提醒,聽信投顧老師的「權證明牌」前,最好先去了解投顧老師誠信,以免投顧老師叫進權證時,投資人買進卻不知是接到誰的籌碼。
買進權證時,最好要了解在外流通部位有多少,因當發行券商賣光手中庫存時無法持續提供流通量,市場價格可能已偏離合理價格,若買進可能遭受損失。再者,此時權證成交價或隱含波動率可能會劇烈上升,如從40%忽然上升至60%,或標的沒漲,權證價格卻從1元漲至3元,且成交量暴增,那可能要快觀察此檔權證在外流通部位,若在外流通部位逾90%,一哥認為該檔權證可能被非發行商的特定人掌握,建議改投資其他權證為宜。
投資人要對商品有較深入了解,尤其是槓桿較大的衍生性商品,一定要能掌握資訊。畢竟除市場風險外,還有其他因交易制度所產生的風險,有效避免遭受莫明損失,也是一種獲利。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0903000265&cid=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