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跟借券,是市場 3 個特殊的指標
傳統上我們知道有錢就可以買股票
買了股票就可以找機會賣掉
但是實際上股票還可以跟券商借錢買
還可以跟證商借股票來賣
甚至可以將自己的股票出借給別人,賺取利息
也就是買空賣空的概念
因為這三種都是比較特殊的交易
特殊的交易,就代表當中可能有鬼
因此觀察這些資料可以讓我們 ”提早發現” 有異常的股票
融資是反指標,增加時是利空
融資是一種自備款只要四成,
然後券商會借你六成來買股票的信用交易
也就是如果買進 10 萬的股票,
自己需要準備 4 萬,券商會借你 6 萬,
因此槓桿倍數是 10 / 4 = 2.5倍。
由於法人不能使用融資
自然人大戶,理論上也不需要使用融資
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測
融資大多是小散戶,
也就是籌碼面的弱者在用
因此當我們看到融資增加時
是股價的空頭訊號。
精華光 (1565) 2014 / 3 / 7 以來,融資一直增加,股價一直跌!
資料來源 :
籌碼 K 線,下方第二個附圖可以查詢到融資的資料,單位是張數。
以
精華光 2014 / 3 / 7 以來的走勢為例
它在這一天出現爆量長黑大跌 6% 的走勢
當我們打開籌碼K線軟體以後
驚訝的發現,這根關鍵黑 K 出現以後
主力一直賣,融資卻一直增加,
這種籌碼從強者流到弱者手中的訊號
是強烈的偏空訊號!
後來精華光果然一路下跌
從 800 元沒幾天就跌到 600元!
融券異常增加沒好事!
融券是跟券商借股票賣出的信用交易
需要給券商九成的抵押金,
也就是空 10 萬元的股票,
要給券商 9 萬元的抵押款,
所以融券操作的槓桿倍數只有 10 / 9 = 1.1倍。
法人不能使用融資,也不能使用融券
而且股市長期而言會上漲
所以沒事的話,比較少人跑去空股票
空股票不僅不能領股息
槓桿也很小,只有 1.1倍
每年還要回補兩次很麻煩。
那麼,是誰會想去空股票呢?
要嘛就是長期看空的人
要嘛就是掌握了「消息」,很有把握股價會跌的人
實務上來說,如果股票漲很多
融券增加是正常的(上述長期看空的人跑去融券)
但是如果什麼事都沒有
融券卻異常大增,
那麼就很可能會有鬼
F-再生 (1337) 2014 / 4 / 16 融券異常增加,後來股價大跌!
資料來源 :
籌碼 K 線,下方第一個附圖可以查詢到融券的資料,單位是張數。
以上個月火紅的 F-再生 遭國際禿鷹攻擊事件為例,
F-再生於 2014 / 4 / 24 遭美國研究機構 格勞克斯 (GLAUCUS)
爆料財報做假,消息出來以後,
股價連吞四根跌停板!
(註 : F-再生被攻擊專文,詳見 :
而當我們打開籌碼 K 線軟體以後,
很驚訝的發現,在事件發生前,
早就有人大舉放空了!
這就證明我說的,
融券沒事亂增加,很可能有鬼!
我們應該提早警戒!
「借券賣出餘額」增加是利空,減少是利多
借券市場是交易所於 2006 年開放的新措施
所謂借券,就是有股票的人可以報一個要求利率,
例如 3%,然後登記借出,
需要股票的人如果同意以 3% 的代價借入股票,
那麼這筆「借券交易」就成交了!
值得注意的是,
借券 ≠ 借券賣出
證券交易所借券資訊網頁,詳細定義借券資料
市場借入股票有很多五花八門的原因
例如券商融券券源不足、結構型商品避險等等
所以交易所除了公告「借券餘額」以外
還會公佈「借券賣出餘額」
借券餘額只是一個未結清餘額的概念
有人出借,就也有人借入才會成交,
它是還沒結清掉的餘額之概念
而借券賣出餘額才是真正來自借券,
而且又在市場上賣掉的股票數量
由於籌碼分析更重視市場行為
所以借券賣出餘額又比借券餘額更為重要一些
借券市場的參與者遠較融資券複雜
因此這個數據也比較難解讀
不過一般而言
如果借券賣出餘額減少
可以視為股票的多頭訊號;
如果借券賣出餘額增加
可以視為股票的空頭訊號
TPK (3673) 2014 年 3 月以來,借券賣出餘額一直降,股價一直漲
資料來源 :
籌碼 K 線,下方第二個附圖可以查詢到 "借券賣出餘額" 的資料,單位為張。
農林(2913) 2013年 10月以來,借券賣出餘額一直增,股價一直跌
資料來源 :
籌碼 K 線,下方第二個附圖可以查詢到 "借券賣出餘額" 的資料,單位為張。
再複習一次
融資增加是空訊
融券異常增加跟借券賣出餘額增加是空訊
借券賣出餘額減少是多頭訊號
好好監控這 3 個別人比較少看的信用交易指標
就能比別人早一步洞燭機先!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1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