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生廖學邦靠權證4年資金翻8倍
格子襯衫搭配短褲球鞋,臉上掛著黑框眼鏡,表情略顯稚氣與靦腆,他是剛從政大畢業的法律系學生廖學邦。外表看來與一般大學生無異,但實際上,他可是權證的操作高手,4年時間就把40萬元資金滾到超過300萬元,在資產的累積速度上,遠遠與同學拉開距離。
受到父母的影響,廖學邦從小就對股票有概念。他回憶,父母親多半投資金融股,小學放學後,媽媽忙著張羅午餐,常常要他幫忙看電視報價。媽媽要他注意,只要某檔金融股單筆成交100張,就報成交價格給媽媽。
從小耳濡目染
培養投資敏感度
當時,廖學邦的父母長期訂購《財訊快報》,每天報紙一來,媽媽拿走有文字的報導,而廖學邦就會把快報中的K線圖,拿去問父親K線代表的意義。在學校上課時,他甚至把自己的心情畫成K線,若下一堂是體育課,就幫自己畫成一個有下影線的K棒。
有一天學校老師發現廖學邦在上課時畫K線,旋即告訴他的父母。沒想到廖學邦的父母不僅沒有阻止他,反而詢問他是否對股票有興趣?並且問,如果現在把每年的壓歲錢都給他,他要做什麼?
廖學邦的回答是:「買股票。」於是,父母決定幫他開證券戶及銀行交割戶,還把銀行的金融卡交給他自己管理。那時,他才小學四年級。
什麼樣的父母親會在孩子還是小學四年級時,就讓他自主買賣股票?記者好奇的詢問廖學邦的母親,她告訴我們,雖然同意廖學邦開設證券戶,但也要求他必須做到以課業為重,有空時才能研究股票。同時告訴他,挑到一檔好股票,要有耐心持有,不要太頻繁進出才能有獲利。
小四生的第1檔股票
買合作金庫當存股
而即使廖學邦今年6月就從法律系畢業,孩子的天空更開闊自由,但廖學邦的媽媽仍然要求他要先考到律師執照,不能只沈迷於股市投資。
在父母親的監護下,廖學邦開始自己挑選股票,也詢問父親財務報表要如何看。廖學邦挑的第1檔股票是合庫(現為合庫金),原因是每年配股、營運皆穩定,而且當時他只有2萬元資金,只能買20元以下的股票。
從小學4年級開始,只要身上的錢足夠,他就買一張合庫。因為要顧及課業無法看盤,他每天都在上課前跟營業員下好單。國中畢業,他的戶頭中已經有10多張合庫,加上歷年的配股、配息,累積資金將近30多萬元。
上了高中後,父母的管束比較少,加上通過學測確定有學校念後,有更多時間投入股市研究,廖學邦為自己買了一支智慧型手機慶祝,也開始看盤,頻繁地進出,「當時小賺小賠,不過頻繁進出真的很難賺到錢。」廖學邦說。
初入權證市場
大賺大賠考驗投資信心
當年生產智慧機手機的宏達電(2498)還是股王時,廖學邦看到一篇報導寫到:「買不起宏達電股票的投資人,可以買宏達電相關權證。」這句話深深吸引他,更是引導他進入權證投資的關鍵。
宏達電當股王時一張股票要價100多萬元,但一張權證不到1000元,同樣可以參與股票漲跌。於是廖學邦開始研究相關權證,也認定宏達電仍有繼續上漲空間,投入一部分資金買了認購權證,小賺5000多元,讓他信心大增,開始深入研究。
http://www.moneynet.com.tw/money_2.php?i=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