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脈神劍入門

正如這個網站名字一樣,我是一個想要前往投資世界的人,所以花了一些時間在閱讀。
因為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不管看過幾次還是會記不住,所以才建立一個網誌方便自己可以隨時查詢曾看過的資料。
同時間也可以分享給和我一樣還在努力學習的朋友們。

如果想知道文章更詳細的內容,文章下方都會附上來源。

建立的文章也會同步發佈至我的粉絲頁: 株式投資六脈神劍入門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期指高手林欣:一個月從120萬做到1000萬】


【期指高手林欣:一個月從120萬做到1000萬】

責任編輯:黃榮益

林欣:台州人,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1998年併入浙江大學),2012年首屆“歐亞杯”境外股指期貨實盤大賽亞軍,也曾在外盤一個月取得8倍多的收益,資金從120萬(港幣)增長到1000萬(港幣);2013年“大將軍”中國對沖基金經理選拔賽重量組第一名(獲驃騎將軍稱號),收益率349%。
林欣的交易經歷頗傳奇,2004年進入股票市場,做國內A股,1400點位入市,一進去就跌到1000點。從什麼都不懂,一路邊學邊做,抓住了2007年的牛市,也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敏銳的直覺判斷出股市已無大機會,果斷進入期貨市場。同年開始做內盤期貨,遭遇了與初入股市同樣的失敗教訓,半年便虧損了350萬。教訓不可謂不深刻,一番總結反思,林欣認為自己熟悉的是股票,然而當時國內並沒有股指期貨。於是2008年的時候林欣帶著之前在股市賺的錢來到了香港,開始做起了外盤交易。

一開始也並非一帆風順,香港的環境與之前林欣所設想的大相徑庭,2008年初的香港尚未開通電子平台,無奈之下,林欣就在香港做起了H股。同年7月份,香港開通了電子平台,才真正開始了外盤交易。交易的主要品種為指數期貨和外匯期貨。

時逢2008金融危機,林欣靠自己的智慧與幸運依舊保證了盈利。2010年4月16日,中國金融市場終於推出了股指期貨,林欣也重返大陸,把精力放在的國內期指上。同時林欣也表示了自己更適合做內盤,因為交易時間差異,美歐盤的活躍時間是我們的休息時間;外盤交易參與者更多的是大機構,投資者結構和國內不同;信息的滯後。包括行情的滯後;文化不同,對國外的文化了解相對少。

縱觀林欣的交易經歷,一路顛簸,有失敗,有轉折,但最終都能有所收穫。或許有一定的幸運,但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的智慧與理念。天無絕人之路,唯有人自絕其路,這句話用在林欣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兜兜轉轉,起起落落,終於在市場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林欣在之前七禾網的訪談中談到“在這個市場中,我只是一粒沙子。我只想做一名盡心盡職的交易者。
”縱然渺小如塵沙,也應當找到合適的地方扮演好塵沙的角色。
在分析行情時,林欣用技術面和基本面相結合的方式。基本面主要分析宏觀經濟信息和市場政策,比如各地房地產形勢、出口製造業形勢等。

技術分析大多是兩可的,所以不能作為主要依據。主要是看量價、時空包括形態。時空是指橫軸為時間、縱軸為價格的二維空間。K線圖主要用於歷史行情分析,看行情習慣看分時圖,分時圖視覺的連貫性更好。林

欣說亞洲交易者比較喜歡形態分析。形態分析的內容比較廣,作為技術分析同樣存在兩可的特徵。例如,從理論上說三角形完成後70%的概率會向原方向繼續上漲或下跌,但在實際中要復雜得多,也很少有規規矩矩的三角形。

所以也就作為技術分析的一種方法,輔助來用為好。但林欣同時也認為不必刻意去劃分基本面還是技術面。現在大多的時候我們能夠獲得的信息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所以要有化繁為簡、去偽存真的能力。只要你認為有價值的信息就消化吸納,拋棄低價值的信息。林欣個人的習慣倚重於基本面更多一些,因為技術分析存在的缺陷更大。

很多人問到林欣的交易風格,林欣的回答總是很簡潔:沒有風格。市場總結了很多種靠譜實際的交易風格,於是很多人依樣畫葫蘆,從各種交易風格中血戰出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風格。這是比較速成也比較有效的方法,但在無形中會去刻意地模仿某一種行為。筆者覺得林欣為人行事頗貼近道家,順其自然,行情怎麼發展,就跟著行情怎麼做交易。

《道德經》中提到“天地無情,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已無情為情,以無心為心,給了萬物所有的生機,但四時輪轉,春生秋殺,世上萬物都無法違逆天地意志。市場對於交易者來說,也如同天地之於萬物,市場對每一個交易者都是無情的,但市場卻給了交易者全部。林欣是做主觀交易的,最重要的便是分析行情,順著市場大勢走。有人說林欣的交易風格有點像波段交易,其實也可以換一種說法,總結出波段交易的前輩風格與林欣相似。

林欣在訪談中也多次提到了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性。一個人的交易觀要趨於成熟是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之上的。林欣曾是一位追求完美主義的處女座,但後來他自己覺察到了這種思想觀念的弊端,因為每一次的交易不可能完全符合你的條件,條件都符合了你的機會也就沒有了。如果基本符合你的條件,你就一定要果斷,行動堅決,不要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不能有求全的思想去做交易。林欣原先並不想參加期貨日報的大賽,在其友人反复做了思想工作之後,採用一個小賬戶報了名。

林欣覺得比賽排名靠前的,不是絕世高手,就是亡命之徒。絕世高手洞悉一切,風險於他而言只是機遇;亡命之徒了無牽掛,不懼怕任何風險。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期貨行業。風險無可避免,但人和環境卻是會變化的,時時反省,長久地積累和沈淀,才能在風險來臨之前敏銳地覺察到。而長久的從事期貨行業,也讓林欣的焦點發生了轉移,從早年的注重收益率到如今的看重穩定性,歲月磨平一個人的棱角,卻也給他一份穩重。

林欣早年的交易風格多激進,然而現在他更關注盈利的持續性。林欣認為要提高自身交易的穩定性,穩定性不等同於資金曲線的平滑度。穩定性是對交易的把握,就像開車,對車速把握不好,經常猛地加速或者急剎車,人坐著肯定不舒服。另外資金曲線的平滑度是事後的,如果只有交易的穩定性,不一定能做到資金曲線平滑,如果沒有行情或者行情突變,那曲線可能就不太好。但是作為交易者,沒有能力把握行情,也無法左右行情,所以林欣不追求資金曲線平滑,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他認為以資金曲線平滑度評判一個交易者是捨裡求表的行為。盈利的持續性不代表一直盈利,我覺得我們也應該歡迎良性的虧損,有一定的虧損才會有更好的盈利。不強求則少執念,心中沒有執念才能透過事物的表像看到本質。

有時候人的經歷越豐富,反而會在某一方面越單純,倒不是退化,而是一種洗盡鉛華的成熟。明白風險的無可迴避,才更清楚自己身上責任的深重。直面風險,勇於承擔,這是林欣人生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以“天道酬勤”來評價林欣,確實,林欣為人處世注重過程,事必躬親。然而這並不足以在期貨行業站住腳。從林欣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個虛懷若谷的人,這是這樣的人,他不會迷惑於眼前的失敗,沉迷於當下的成績。金融行業的競爭何其慘烈,行情變化日新月異,要有沉得下的心,才能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包括參加比賽,林欣說:“參加比賽受益良多。一是能認識自我、認識別人;二是比一比才能發現問題,我是在2012年的比賽中才意識到穩定性的重要;三是通過比賽的平台,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每一種嘗試都是一種經歷,總是在無形中改變一個人原來所認識世界,這才是成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