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脈神劍入門

正如這個網站名字一樣,我是一個想要前往投資世界的人,所以花了一些時間在閱讀。
因為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不管看過幾次還是會記不住,所以才建立一個網誌方便自己可以隨時查詢曾看過的資料。
同時間也可以分享給和我一樣還在努力學習的朋友們。

如果想知道文章更詳細的內容,文章下方都會附上來源。

建立的文章也會同步發佈至我的粉絲頁: 株式投資六脈神劍入門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停損時不丟臉,賠錢時連臉都沒了



停損時不丟臉,賠錢時連臉都沒了

巴菲特曾經告訴世人兩條投資金律,第一條:不要損失錢;第二條:別忘了第一條。

投資大眾在買股票時,都會遇到套牢的情形,而且往往被套牢很久的時間,本金也經常虧損連連,運氣好抱了幾年還有機會可以回本。

運氣不好的話,通常連本錢都賠在股票市場裡,因此,就有許多投資專家建議投資人要懂得停損,也就是設一個10%至15%的停損點。

當股票跌到停損的價位時,就立即出場,一方面避免本金繼續虧損,另一方面將來在低檔區重新進場時,可以買到相對較多的股票,因此專家們總是建議投資人進入投資領域時,一定要嚴設停損點。

投資的秘訣

美國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曾經告訴世人兩條投資金律:「第一條:不要損失錢;第二條:別忘了第一條。」

由此可見在投資領域裡,保有本金是最重要的鐵則,不過,現代人卻誤會了這兩條定律,認為是要設停損才是這兩條投資金律的精隨。

「保有本金」的觀念應該是在一開始要買進股票前,就要先考慮到的部分,無論一切的評估多麼完善,最後都要評估在進場後,股價下跌的機會還有多少。

而投資人目前的盲點就在於,買進股票前只在乎股價將有多少的上漲空間,所以經常產生追高殺低的毛病。

停損的時機

停損機制的存在是必要的,只不過這是適合法人的操作,法人掌管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資金,所以稍有不甚,便會損失好幾億的資金。

並且法人經常是短線操作,因此停損對法人來說,是必須要學會的動作,而且他們永遠有下一個要炒作的股票,因此不愁出場後會損失一點錢,而且事實上,損失的也只是投資人的血汗錢。

在期貨領域方面,停損也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因為期貨的財務槓桿非常巨大,並且期貨商品都有一定的時間性,例如在3個月內,若股價沒上漲或是下跌到一定的價位,投機客必須迅速停損出場,進而再去尋找下一個時段的期貨標的。

停損的操作其實不適合一般的投資人,一般大眾只要不要在高檔區買進股票,投資人便可以放心地持有股票。

若確定是股價是在低檔區,即使買進後股價繼續下跌,反而是個持續加碼資金的時機,也就是說,成熟的投資人沒有停損的問題,只有停利的選擇。

專注在停利

進場買股票要克服人性中的恐懼,而賣出股票則是要克服人性中的貪心,一般說來,進場買股票是比較容易的。

因為投資人只要不斷給自己信心,並且鼓勵自己要勇敢,其實克服恐懼的心理買進股票是不難的,但是,投資人最難克服的就是何時要出場,也就是所謂的「停利」。

長期投資股票的報酬率大約在10~15%區間,因此,投資人可以15%的報酬率為一個出場的時機點,假設投資人判斷股價還會往上漲,最高漲至20%以上的獲利時,就不要留戀,一定要嚴格執行停利的動作。

一般投資人在股價不斷往上推升時,經常會越來越亢奮,而出場的價位也隨越來越高的股價往上調升,結果常常因為突發性的利空,導致股價又跌回來,失去了大部分的獲利。

所以投資人設好停利點後,盡量不要去關心股價的漲跌,而只要關注於報酬率的多少,也就是說,投資人應該「別看賺了幾塊,而要注意漲了多少%」。

當股價在下跌時,投資人因為被教導停損的觀念,因此經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賣出股票,卻往往在賣出股票後,股價開始往上大漲,而最後投資人也只能怪自己為總是運氣這麼不好。

買進股票就下跌,賣出股票就上漲,其實,探究其原因就是投資人的心太在意短線股價的漲跌,因此總是在危機來臨時亂了手腳

因此,投資人必須把眼光放遠一點,投資的格局自然就會放大,而要培養綜觀全局的心,最簡單的方式便是遵守神的話,投資上的很多判斷,若能先想想神的話語,心中自然平靜,不會隨著眾人的情緒起伏,進而做出最好的決定。

謀定而後動

孫子兵法有句話:「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說明要打勝仗要先確定會勝利才打仗,而不是先打仗後再來思考要如何勝利。

同樣的道理,投資人應該在買股票前,就要想到股價大約還會下跌多少,而這個下跌幅度自己是否可以接受,並且判斷股價是否在低檔區附近,而不是買進後才想到要設停損點

你或許會感到很大的疑問:「若不設停損點的話,那像兩千年網路泡沫,股市從萬點跌到3千點,那資金不就虧大了」。

沒錯,這個說法就是目前報章媒體和投資專家,不斷為投資人灌輸的操作方式,也就是股價在下跌時,趕快找點停損。

但是我的意思是:「不要在萬點買進股票,只要在3千點買進,就沒有停損的問題」,當然,萬點和3千點只是個形容,主要就是高檔區和低檔區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