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約價 跟 標的物股價 的關係
可分為 價內、價平、價外。
在剛接觸權證的時候,
常常看到「價外」、「價平」、「價外」這三個名詞
這些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1. 價內權證
認購權證:標的股價大於權證履約價
認售權證:標的股價小於權證履約價
以認購權證為例:
A權證的股票標的為 鴻海(2317) ,履約價為90元。
如果目前 鴻海(2317) 股價為 97元,
我們稱此權證為價內權證。
2. 價平權證
權證履約價 = 標的物股價
舉例來說:
B權證的股票標的為 台積電 (2330) ,履約價為120元
如果目前 台積電 (2330) 股價為 120元時
我們稱此權證為價平權證。
3. 價外權證
認購權證:標的股價小於權證履約價
認售權證:標的股價大於權證履約價
舉例來說:
C權證的股票標的為 宏達電 (2498) ,履約價為150元
如果目前 宏達電 (2498) 股價為 125元,
我們稱此權證為價外權證。
到期日時,「價內權證」才有履約價值
先前我們在 權利金 的文章有提到,
權證價直包含時間價值與內含價值,
因此到期時,
權證的時間價值為0,僅有價內權證才有內含價值。
(延伸閱讀: 什麼是權利金)
價外權證價格便宜,槓桿倍數較大
價外權證在到期日前不含內含價值,
權證價格比較便宜,
當股票價格上漲,權證由變成價內時,
權證會反映其內含價值,
價格會翻倍上漲。
以 台積電 (2330) 權證為例
D 權證價格為0.8 履約價為125元 行使比例為1 半年後到期
台積電 (2330) 目前價格為 120元
當一個禮拜後 台積電 (2330) 由 120元 變成 130元時
權證價格會由 0.8元 變成約 5.8 元 (時間價值稍微減少)
權證漲幅約 625%
價內權證時間價值減損小,槓桿倍數較低
價外權證在到期日前包含內含價值與時間價值,
時間價值占權證比例較低,槓桿倍數較價內權證低。
再以 台積電 (2330) 權證為例
E 權證價格為5.8 履約價為115元 行使比例為1 半年後到期
台積電 (2330) 目前價格為 120元
當一個禮拜後 台積電 (2330) 由 120元 變成 130元時
權證價格會由 5.8元 變成約 10.8 元 (時間價值稍微減少)
權證漲幅約 86%
到期後,權證申請履約三個步驟
1. 到期日下午2:30前申請履約,並填寫相關文件
2. 到期日隔日需準備足夠現金款項
3. 到期日兩日後選擇履約方式
履約方式可分為兩種
1. 現金結算
券商會依標的股價與權證履約價的價差,
計算履約價值,扣除交易稅與手續費之後,
結算現金至投資人帳戶。
若權證到期時具履約價值,
而持有人未及時申請履約,
則採自動現金結算方式。
2. 證券給付
投資人先依履約價格支付價金給券商,
券商再將對應張數的股票付給權證投資人。
不過,認購權證的發行人可以選擇以現金結算。
權證市場上進行履約的投資人比例很低,
投資人投資權證,大多以價差交易為主,
權證的時間價值越接近到期日減少越快,
因此很少人會實際進行履約的動作。
來源:
http://www.cmoney.tw/learn/course/moreknowledge103/topic/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