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利益、營業費用與營業成本的差異
在我們談完毛利率之後..皆下來要看公司真正的盈餘數字的來源
營業利益率....這是扣除製造成本與管銷費用後...一間公司真正的本業獲利數字..
營業利益的數字越高...公司的實質獲利能力越高 ...
在這裡我們要說清楚一件事....
-高毛利不一定是好公司...
-高營業利益率一定是好公司...
毛利率僅扣除產品的製造費用,但管銷費用仍包含在裡面...
而管銷費用這個東西,面向很廣泛...甚至可以吃光所有的毛利率..
所以學員要小心不要看見高毛利率就認為是有競爭力的公司...
這錯得很離譜.....
市面上的書籍或雜誌...如果看見鼓吹找飆股要找高毛利..
這本書可以先放到旁邊去了....胡說八道.....
高營業利益率才是關鍵....毛利是可以透過作帳弄出來......
這在後面的資料中會進行說明...
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營業利益率的組成狀況:
營業利益 = 毛利 – 管銷費用
泛指以下幾個項目:
銷售折讓費用
品質處理費用
庫存損失費用
運輸費用
業務運作費用
彈性調整項目 (公司自訂)
泛指以下幾個項目:
銷售折讓費用
品質處理費用
庫存損失費用
運輸費用
業務運作費用
彈性調整項目 (公司自訂)
營業利益指真正有機會進入口袋的數字「會計盈餘」。有部分公司會將研發費用與
打消呆帳的納入營業管銷費用項….一般而言,營業利益與毛利的Gap 越低越好..表示該公司的管銷費用低。
若出現異常落差..通常表示有出現異常的品保問題或呆帳損失........
一間正常的公司一旦經營模式確定之後...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都會在一個區間內跳動...
若發現有異常升高的情況或兩者非同步性變化...就要注意有造假的現象(特別是毛利率上升,但營業利益率不變時)
我們將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放在一起看。可以參考上面的資料......
公司要從製造到盈餘其實是一條很艱辛的道路....中間要透過很多的努力。才能獲取利潤....
就實際上而言,公司的存在是很不容易的....公司透過產品創造價值....再藉由價值獲取利潤...
而大多數人都是創造價值的一份子....所以這個過程中會消耗的部分在哪裡....
當然有必要瞭解.......當你越清楚這個過程...你就會很清楚公司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整體來講,企業要提升獲利的三個作法,分別是:
1.降低固定成本
2.提高周轉率
3.提高產品定價
這些東西都是為了減少製造成本或管銷成本,而進行的努力...
以一個員工而言...當公司為了獲取更好的利益而努力時...
當然要配合一起努力....企業有好的回報,員工自然會有更好的待遇...
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學習財報的好處是讓人可以從企業主的角度去思考事情.....
角度一變,很多原本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就有脈絡可循...
這些東西都是為了減少製造成本或管銷成本,而進行的努力...
以一個員工而言...當公司為了獲取更好的利益而努力時...
當然要配合一起努力....企業有好的回報,員工自然會有更好的待遇...
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學習財報的好處是讓人可以從企業主的角度去思考事情.....
角度一變,很多原本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就有脈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