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開始接觸投資的時候,看了很多投資大師的相關書籍,
在書上常常會看到一種例子就是,
如果你在某某時候,買下了某某股票,甚麼事都不用做,
十幾二十年之後該筆投資就可以增長到數十倍;
這種例子在當時特別引起我的興趣。
在書上常常會看到一種例子就是,
如果你在某某時候,買下了某某股票,甚麼事都不用做,
十幾二十年之後該筆投資就可以增長到數十倍;
這種例子在當時特別引起我的興趣。
在當時最常被大家提起的例子就是微軟,
在90年代的10年之間,本業超額的利潤增長,
加上不斷的配息配股,微軟創造了63% 的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
之後我接觸到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也不斷地提到類似的概念;
在便宜的價格,買進能夠創造超額利潤的穩定企業,長期地持有。
在90年代的10年之間,本業超額的利潤增長,
加上不斷的配息配股,微軟創造了63% 的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
之後我接觸到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也不斷地提到類似的概念;
在便宜的價格,買進能夠創造超額利潤的穩定企業,長期地持有。
但是筆者認為這種Buy and Hold 的概念,
往往被過分簡化了,以至於大眾常常將這種方式,在錯誤的時間點,
應用到錯誤的對象身上,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Buy and Hold 必須與產業的趨勢互相配合,
否則巴菲特的波克夏紡織廠也不會落得關門的下場。
而有些趨勢是看似無止盡的,
例如全球人口的增加,對食物以及能源的需求,
巴菲特的可口可樂以及對能源類股的投資就是建立在這種長遠而穩定的趨勢之上。
往往被過分簡化了,以至於大眾常常將這種方式,在錯誤的時間點,
應用到錯誤的對象身上,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Buy and Hold 必須與產業的趨勢互相配合,
否則巴菲特的波克夏紡織廠也不會落得關門的下場。
而有些趨勢是看似無止盡的,
例如全球人口的增加,對食物以及能源的需求,
巴菲特的可口可樂以及對能源類股的投資就是建立在這種長遠而穩定的趨勢之上。
以微軟的例子來說,現在回顧歷史,
大家都知道90年代是PC與半導體業的黃金時期,
在那個時候無論是在科學園區上班,
或是買入一些科技大廠的股票幾乎都可以累積一定的財富,
這就是參與趨勢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90年代是PC與半導體業的黃金時期,
在那個時候無論是在科學園區上班,
或是買入一些科技大廠的股票幾乎都可以累積一定的財富,
這就是參與趨勢的結果。
而一個強而有力的趨勢往往會伴隨著泡沫的產生,
而泡沫正是將財富以非正常比例放大的絕佳機會。
而泡沫正是將財富以非正常比例放大的絕佳機會。
當然,你得有足夠冷靜的頭腦在泡沫破滅之前抽身;
反過來說,如果在最初的時候,你是有意識地認知到這個趨勢,
並且了解泡沫正在發生,基本上你就應該有足夠的能力,
在泡沫的危機中把損害做有效的控制,保有財富;
重要的只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貪慾罷了,
或者將獲利轉換至另外一個正在成形的趨勢。
反過來說,如果在最初的時候,你是有意識地認知到這個趨勢,
並且了解泡沫正在發生,基本上你就應該有足夠的能力,
在泡沫的危機中把損害做有效的控制,保有財富;
重要的只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貪慾罷了,
或者將獲利轉換至另外一個正在成形的趨勢。
簡單、穩定、長遠的趨勢
趨勢可大可小,大至全球人口的成長,
或至最近6年來的智慧手機,
小至蛋塔的風行,都是趨勢;
整個人類經濟的成長,就是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趨勢與泡沫中進行的。
而泡沫的破滅,熱錢的流轉,又往往催生了另一個趨勢的成形。
或至最近6年來的智慧手機,
小至蛋塔的風行,都是趨勢;
整個人類經濟的成長,就是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趨勢與泡沫中進行的。
而泡沫的破滅,熱錢的流轉,又往往催生了另一個趨勢的成形。
2000 科技泡沫崩跌,美國的房地產卻是穩定上漲的。中國高速成長初升階段。
2001 911事件之後是美國房地產大牛市的開始。
2003 SARS 疫情爆發,台灣房地產大牛市起點。
2006 糧食危機2006-2008,農作物期貨與農產品類股飆漲。
2007 美國房地產泡沫,房地產類股大熊市開始,直到2012年為止。智慧手機大趨勢開始。
2008 美國金融風暴,銀行與汽車類股倒閉潮。Apple持續高歌猛進。
2009 黃金開始大漲。
2011 歐債危機惡化。
2013 黃金泡沫破裂,下跌趨勢持續中。
2001 911事件之後是美國房地產大牛市的開始。
2003 SARS 疫情爆發,台灣房地產大牛市起點。
2006 糧食危機2006-2008,農作物期貨與農產品類股飆漲。
2007 美國房地產泡沫,房地產類股大熊市開始,直到2012年為止。智慧手機大趨勢開始。
2008 美國金融風暴,銀行與汽車類股倒閉潮。Apple持續高歌猛進。
2009 黃金開始大漲。
2011 歐債危機惡化。
2013 黃金泡沫破裂,下跌趨勢持續中。
想像一下上圖中,專業投資人追蹤了那些數據,
如何看見了趨勢,並將資金在科技股與房地產之間轉換。
如何看見了趨勢,並將資金在科技股與房地產之間轉換。
說實在,機會實在不少,但是只給有準備的人;
幾乎每兩年就有一個趨勢或是泡沫,
無論是開始成形或是開始下跌;
而趨勢的時間約略持續5年左右。
筆者在2007年有幸意識到了智慧手機產業的趨勢,
Buy and Hold 而獲得了不小的回報。
只要在過去13年,在上述的幾項趨勢或泡沫之中,
體認到其中一個趨勢,
Buy and Hold,短則兩年,
長則五年都可以至少獲得2倍甚至10倍以上的報酬。
但是為什麼很少投資人能夠實踐如此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投資方式呢?
幾乎每兩年就有一個趨勢或是泡沫,
無論是開始成形或是開始下跌;
而趨勢的時間約略持續5年左右。
筆者在2007年有幸意識到了智慧手機產業的趨勢,
Buy and Hold 而獲得了不小的回報。
只要在過去13年,在上述的幾項趨勢或泡沫之中,
體認到其中一個趨勢,
Buy and Hold,短則兩年,
長則五年都可以至少獲得2倍甚至10倍以上的報酬。
但是為什麼很少投資人能夠實踐如此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投資方式呢?
看不廣,看不遠。
一般人開始投資的時候應該都是從小額資本開始,
可是這時候常常因為資本小,
所以容易傾向進行高風險高報酬,頻繁的投機交易;
並且過度依賴技術分析、財務數據、交易數據的解讀。
可是這時候常常因為資本小,
所以容易傾向進行高風險高報酬,頻繁的投機交易;
並且過度依賴技術分析、財務數據、交易數據的解讀。
當筆者回顧自己早期的一些投機交易,當交易順利的時候,
其實常常只是身處在一個沒有察覺的上升趨勢之中,
而誤以為自己發現了投機交易的致勝公式。
檢討之後會發現,如果同樣的部位進行簡單的buy and hold,
反而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節省更多的精力。
更大的致命傷在於,一旦趨勢消失或反轉而沒有察覺,
之前讓我們誤以為有效的投機交易模式,
常常會造成持續性的虧損而不得其解。
其實常常只是身處在一個沒有察覺的上升趨勢之中,
而誤以為自己發現了投機交易的致勝公式。
檢討之後會發現,如果同樣的部位進行簡單的buy and hold,
反而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節省更多的精力。
更大的致命傷在於,一旦趨勢消失或反轉而沒有察覺,
之前讓我們誤以為有效的投機交易模式,
常常會造成持續性的虧損而不得其解。
所以我認為專業的投機交易仍然有可能成功,
但是必須建立在對大趨勢的觀察能力之上。
但是必須建立在對大趨勢的觀察能力之上。
而一旦我們看得夠遠夠廣,能夠在多種趨勢之間進行轉換,
其實進行越少的交易,或是買進長期持有往往也就夠了。
其實進行越少的交易,或是買進長期持有往往也就夠了。
長期的專注力
首先是在資訊蒐集判斷上,維持有系統、持續性的專注力。
要發現趨勢首先要追蹤趨勢,透過研究過去各個產業的趨勢循環歷史,
了解該產業的特性,譬如房地產的循環週期以及泡沫成因。
藉由長期專注在該產業的各種數據以及訊號,
耐心等待並察覺下一個趨勢的開始。
其次是資金上的專注力。
資金上的分散風險只是保護無知的被動投資方式,
幾乎保證了平庸的獲利;
而專注在3至5個產業的標的物上,
讓你可以集中所有的時間跟精力持續追蹤趨勢,
提高判讀正確的機率,等待訊號出現再出手;
老練的獵人決不會帶著機關槍上山濫射,
優秀的農夫在錯誤的季節也種不出好吃的水果。
要發現趨勢首先要追蹤趨勢,透過研究過去各個產業的趨勢循環歷史,
了解該產業的特性,譬如房地產的循環週期以及泡沫成因。
藉由長期專注在該產業的各種數據以及訊號,
耐心等待並察覺下一個趨勢的開始。
其次是資金上的專注力。
資金上的分散風險只是保護無知的被動投資方式,
幾乎保證了平庸的獲利;
而專注在3至5個產業的標的物上,
讓你可以集中所有的時間跟精力持續追蹤趨勢,
提高判讀正確的機率,等待訊號出現再出手;
老練的獵人決不會帶著機關槍上山濫射,
優秀的農夫在錯誤的季節也種不出好吃的水果。
專業度
專業與不專業,一個簡單的區分方式可說是投入精力的程度。
常常看到有朋友提出這樣的疑問,
如何從業餘的投資人轉換至專職的投資人或交易者。
我覺得這種轉換是漸進式的,
首先要能養成有系統地蒐集資訊的習慣,
以及解讀資訊的能力;
由於要判斷一個或數個趨勢所需要的精力,
絕對不是一天幾個小時就能夠應付,
慢慢地你會發現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
由此再慢慢進入全職的狀態。
另外一點常見的錯誤就是,因為投入精力的不足,
而導致後知後覺,變成了追逐趨勢;我們要做的必須是追蹤趨勢,
在趨勢的早期介入,當達到泡沫階段的時候,
趁大家進來追逐趨勢的時候退出。
常常看到有朋友提出這樣的疑問,
如何從業餘的投資人轉換至專職的投資人或交易者。
我覺得這種轉換是漸進式的,
首先要能養成有系統地蒐集資訊的習慣,
以及解讀資訊的能力;
由於要判斷一個或數個趨勢所需要的精力,
絕對不是一天幾個小時就能夠應付,
慢慢地你會發現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
由此再慢慢進入全職的狀態。
另外一點常見的錯誤就是,因為投入精力的不足,
而導致後知後覺,變成了追逐趨勢;我們要做的必須是追蹤趨勢,
在趨勢的早期介入,當達到泡沫階段的時候,
趁大家進來追逐趨勢的時候退出。
心理素質
在學習之外,如果說投資與交易需要天賦的話,
那麼優秀的心理素質算是一項很重要的天賦。
有些人天生就比較理性,對於價格波動的反應比較溫和,
較沒有從眾心態,善於獨立思考等。
或許透過學習我們也可以慢慢地調整自己趨向這些有利於交易的心理特質。
那麼優秀的心理素質算是一項很重要的天賦。
有些人天生就比較理性,對於價格波動的反應比較溫和,
較沒有從眾心態,善於獨立思考等。
或許透過學習我們也可以慢慢地調整自己趨向這些有利於交易的心理特質。
找出傑出的企業
最後當我們嗅出了一個產業的趨勢似乎即將展開,
我們還需要去找出該產業中的傑出企業,
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運用到財務分析來篩選公司,
並且運用技術分析來擬定進出場策略。
選擇處於便宜價位的優秀企業,
即便你所判斷的趨勢並沒有有效展開,
但是由於該優秀企業處於便宜價格,
往往暗示了該產業也是處於蕭條階段。
此時,時間便是你的朋友,或可慢慢建立部位,
等待春天到來。
我們還需要去找出該產業中的傑出企業,
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運用到財務分析來篩選公司,
並且運用技術分析來擬定進出場策略。
選擇處於便宜價位的優秀企業,
即便你所判斷的趨勢並沒有有效展開,
但是由於該優秀企業處於便宜價格,
往往暗示了該產業也是處於蕭條階段。
此時,時間便是你的朋友,或可慢慢建立部位,
等待春天到來。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