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萬點呼聲高
要期待大盤創新高?還是要居高思危?
國際股市屢屢創新高,
台灣的加權股價指數也在 2 / 25 新春開紅盤的隔天逼近 9700 點,
投資人期待台股跟上國際股市一起「創新高」的心情也越來越濃烈!
但在此時,卻有另外一部分老經驗的投資人開始擔憂,
台股每次的「天險」似乎都在 1 萬點上下?!
現在是不是反而要開始「居高思危」了呢?
而更積極的投資人可能會想:
既然從歷史記錄來看目前是相對高檔區,
那「放空大盤」是否有利可圖呢?
放空大盤的方法--
可用台指期貨、台指選擇權,或是台灣 50 ETF
「大盤」或「加權股價指數」是台股所有上市櫃公司的集合體,
因此想複製大盤績效的人多用:
走勢也十分相近。
(註:
台灣 50 ETF 是追蹤台灣 50 指數而非加權股價指數,但走勢有 95% 左右的連動)
不過,台指期貨和台指選擇權這兩個衍伸性金融商品,
槓桿高又有到期價值歸零的危險,
直接放空台灣50 ETF會遇到的 3 個問題
不過若想要放空台灣 50,
可能會遇到 3 個問題:
1.券源不足
它的券源非常少,
因此經常有想空卻沒有券
看的到卻空不到的窘境。
2.被軋空的風險
方法簡單、風險低、報酬率比定存高。
就算從歷史上來看,現在大盤在相對高點,
但下跌的時間點卻無法預估,
過去有很多知名的國際對沖基金,
雖然看準某標的價格即將泡沫化、將來會大跌,
但放空的結果卻被軋空而破產....
看法對但時間點不對也是危險!
3.融券強制回補
因此做空的投資人在特定的時間就需要融券回補,
也就是做多的投資人沒有到期風險、但做空的人卻有,
無法一直長線放空是致命傷!
想放空,利用反向ETF 比較好嗎?
因此元大寶來投信在 2014 年 11 月,
推出第 1 檔與台灣50 指數相關的「反向 ETF」--
全名為: 台灣50 單日反向 1 倍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買進持有就有放空台灣50 指數(或大盤)的效果!
顧名思義就是績效會和「台灣50 ETF」 剛好相反。
交易稅和手續費
和買賣台股的方式完全相同,
只要透過券商營業員或軟體下單就可以了。
另外在手續費以及交易稅的部分,
手續費的部分都是 0.1425 % (有時依據開戶券商不同會提供不同折扣),
但說到交易稅,一般股票是 0.3% ,
不過,買賣方式雖簡易、交易稅也便宜,
因此主管機關設下了以下可購買者的條件:
需符合以下條件之 1 才可申購:
1. 已開立信用交易帳戶;
2. 最近 1 年內委託買賣認購(售)權證成交達 10 筆(含)以上;
3. 最近 1 年內委託買賣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之期貨交易契約成交達 10 筆(含)以上;
另外,投資人初次購買時還要簽具「風險預告書」。
反向ETF 的 4 大風險
做出相反的績效呢?
所以不是靠買賣實體標的(股票) 的方式來追蹤指數,
而是以「期貨」、「交換合約」...等方式來合成類似效果。
那這樣會有什麼風險呢?
1. 因追蹤機制而衍伸的績效誤差
首先由於不是直接持有 / 放空 股票,
因此有追蹤上的誤差,
漲跌幅不一定與原有指數完全相同。
2.衍伸性金融商品的內含風險
表面上讓投資人避開了一年一度融券放空回補的風險,
可是實質上該 ETF 卻在「放空期貨」這個風險性高的衍伸性金融商品,
只是由基金經理人幫投資人執行這些動作罷了,
因此放空期貨所會產生的風險和頻繁買賣費用,
都會內含在放空 ETF 中,減低淨值,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3.多層信用風險
投資人持有「反向 ETF」,
反向 ETF又持有「期貨和附買回債券」(如下圖),
一層又一層....
這其中如果任何一個標的的發行機構出現信用問題,
都可能牽連到「反向 ETF」的績效,
EX:發行「附買回債券」的機構發生信用風險而倒閉,
最糟糕的結果會讓「反向 ETF」投資人血本無歸!
圖說:T50 反1 ETF 並非以買賣、放空股票模式模擬台灣50績效,而是用期貨和附買回債券...等工具。
(資料來源:證交所、元大寶來投信)
4. 漲跌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大盤今天跌 10% 明天再漲 10%,投資人應該是不賺不賠吧?!」
「只要大盤下跌,反向 ETF 的績效就是正數吧?!」
如果對以上 3 個問題,你的答案都是「yes!」
那表示還不了解反向 ETF !
我們來看以下實例:
假設某ETF的價格原本是 10 元,
第 1 天跌 10% 、第 2 天再漲 10 %,
那麼第 1 天、第 2 天、第 3 天的價格,
分別為: 10 元、 9 元、 9.9 元,
則:
(1)買進原 ETF ( 1 倍正向) 的投資人賠了 0.1 元( 10 - 9.9 = 0.1)
(2)放空原 ETF ( 1 倍正向) 的投資人賺了 0.1 元( 10 元放空、 9.9 元回補賺 0.1 元)
(3)買進反向 ETF 的投資人賠了0.1 元( 10 - 9.9 = 0.1)
而之所以放空 ETF「賺錢」,買進「反向 ETF」卻賠錢,
是因為:
「反向 ETF」的反向只是和「當日」的走勢反向,
所以「長期來說」,績效卻不一定與原本的 ETF 反向!
圖說:買ETF也賠、買反向ETF也賠,有沒有搞錯@@....
其他的合成 ETF
另外,在這波台股的大行情中,
如果不是屬於「居高思危」的族群,
而是對台股創新高有強烈信心的人,
(註:投資「T50 正 2」2 倍正向的 ETF 的風險也與反向 ETF 同。)
快速結論:
反向ETF和一般 ETF 不同,風險較大,
也不一定大盤跌,反向 ETF 就能賺錢,
所以投資人在投資前,要先了解相關的風險再做決定!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360